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BPPV)是一种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表现为因头位变化而出现的短暂眩晕发作、眼震及自主神经症状。
BPPV的认识之旅:1921年Barany发现1例右侧卧位突发眩晕及眼震的患者,30秒后症状消失,当时不认识此症状的实质,称其为位置性眩晕。1952年Dix-Hallpike认为是由内耳耳石受损引起,正式创立了BPPV的医学术语,1969年Schuknecht提出嵴顶结石学说,1979年Hall等提出管石症学说。
BPPV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有2类:一类为特发性BPPV,无明确病因,睡眠翻身或起卧床过程中诱发,白天偶然头位变动而诱发,大多数BPPV属这一类,占50-70%;另一类为症状性(继发性)BPPV,占30-50%,头部外伤、特别是多发于轻度头外伤后数日及数星期,或乘车时突然加速、减速运动,耳部手术、内耳感染病毒、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偏头痛、焦虑、或劳累、感冒史。
BPPV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发病年龄多分布在40-70岁,可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耳石的代谢、吸收、再生受到影响,容易脱落从而导致本病。一般为单侧发病,双侧均受累占15-17%,女性发病率高,在特发性BPPV中尤为明显。
前庭感受器包括三个半规管和二个耳石器,三个半规管感受正负角加速度,有水平半规管、前半规管和后半规管,耳石器有椭圆囊和球囊,感受直线加速度运动,囊壁增厚部分为囊斑,为位觉斑,亦由支柱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毛细胞的纤毛上方辅覆有一层胶体膜,名耳石膜,此膜系由多层以碳酸钙结晶为主的颗粒即耳石和蛋白质凝合而成。当耳石脱落进入并刺激半规管内的淋巴流动,从而导致耳石症的发生。
各类BPPV的发生比例,后半规管BPPV:70-90%,水平半规管BPPV:10-30%,前半规管BPPV:1-2%。
BPPV的症状:突然发病,患者在头位变化时出现强烈旋转性眩晕,常持续60秒之内,伴眼震,恶心及呕吐。症状常发生于坐位躺下或从躺卧位至坐位时、或出现于床上翻身时,患者常向某一头位侧身时出现眩晕,常于睡眠中因眩晕发作而惊醒。眩晕的程度变化较大,严重者于头位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漂浮感及不稳定感。整个发作的病程可为数小时及数日,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本病症状的出现,可呈周期性加剧或自发缓解。间隔期长短不一,可1年或数年不发,甚至可长达10-20年不发病。需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前庭性偏头痛、上半规管裂综合征相鉴别。
Dix-Hallpike 试验是确诊前后半规管BPPV的常用方法,滚转试验(roll maneuver)是确诊水平半规管的常用方法。
治疗:头位变位管石复位法,通过采用不同的体位导致脱落的耳石回归椭圆囊内,近年来因头位变化手法操作简单,不需特殊仪器,且有较好效果得到广泛的重视。针对不同半规管采用不同的复位方式。后半规管BPPV常选择Epley耳石复位治疗或Semont手法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常选择Barbecue手法复位,无效者还可以采用强迫体位治疗。前半规管BPPV常采用Epley耳石复位治疗或Semont手法治疗。
耳鼻喉科 栾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