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外科成功为一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实施了甲状旁腺瘤切除术,现病人已痊愈,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女性,61岁,双膝关节疼痛3年,一个月前于当地医院行彩超检查发现颈前部肿物,考虑为甲状旁腺瘤,为求手术治疗而来我院。患者2008年、2011年先后两次行肾结石手术,颈前部偏左侧可触及2×2×2cm大小肿物,不痛,光滑,活动度良好。超声检查示:甲状腺左叶下后方包块,其内可探及丰富彩色血流。测甲状旁腺激素137.6pmol/L,腰椎、颈椎X线片可见骨稀疏、变形,骨内有多个透明的囊肿影。最终明确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瘤。
经过完善的术前检查,充分的术前准备,5月7日,患者在全麻下行甲状旁腺瘤切除术,术中见甲状腺左叶背侧下极有3×2×2cm大小暗红褐色肿物,沿肿物边缘锐性、钝性分离,结扎各个出血点,注意保护左喉返神经、左甲状腺下动脉,完整切除肿物,探查左叶上极、甲状腺右叶后方,均未见肿大旁腺体,术中、术后病理均报甲状旁腺瘤,术后立即测血甲状旁腺激素,监测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变化,治疗顺利,患者恢复良好,未有低钙、手足抽搐现象发生。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是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而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主要表现为骨痛、骨骼改变、泌尿系统结石等,一般起病缓慢,症状多样,早期亦被忽视。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甲旁亢多由单发甲状旁腺瘤引起,较少由于多发腺瘤或有四个甲状旁腺增生,很少由于腺癌。原发性甲旁亢较多见,在内分泌疾病方面仅次于糖尿病和甲亢,临床分为三种类型:①肾型:约70%,主要表现为尿路结石,较少为肾实质的钙盐沉积。②肾骨型:约20%,表现为尿路结石和骨骼的脱钙病变。③骨型:约10%,主要表现为骨骼的脱钙病变,骨质疏松,骨外层和骨小梁萎缩、变薄,骨组织多为纤维组织所替代,并形成多个囊肿和巨细胞瘤样病变。继发性甲旁亢系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钙长期刺激甲状旁腺所致,多见于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骨软化症等)、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钙需要量增加而得不到相应补充时,以上各种情况均可使甲状旁腺代偿性增生、肿大。
甲旁亢多见于20-50岁患者,女多于男。肾型常被忽视,近年在系统检查尿路结石的患者中,约5-10%发现有原发性甲旁亢;对反复发作的肾结石,特别是两侧肾结石,应考虑此病。骨型多属晚期,病变的骨骼(颅骨、指骨、股骨、胫骨、盆骨和腰椎等)有疼痛,呈结节状增厚、凹凸不平、弯曲或畸形;有时发生病理骨折。X线片可见骨稀疏、变薄、变形,骨内有多个透明的囊肿影。由于血钙增高,引起全身肌张力低下,胃肠蠕动减弱,出现疲乏、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甚至引起吞咽困难。部分病人可伴有胃、十二指肠溃疡,且可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胰腺炎、伴有胆石症等。
甲旁亢患者血钙常超过12mg%,而血磷多降至2-3mg%,血中碱性磷酸酶亦常增加。要注意的是,由于部分血钙与血清白蛋白相结合,血清白蛋白浓度可影响血钙的浓度,故在测定血钙前应测定血清白蛋白是否正常。尿中钙排出量显著增高,即使在低钙饮食三日后,24小时尿钙仍超过200mg。另外,尿中环-磷酸腺苷(cAMP)的排出量升高,其测定对诊断有意义。
甲旁亢在临床上误诊、误治率极高,若是甲状旁腺增生引起的甲旁亢,需切除增生的甲状旁腺中的三个或三个半,使剩留下的甲状旁腺体约重200mg左右。甲状旁腺腺体非常小(一般只有黄豆大小),增生之后易引起变异,导致每个人的位置不固定,而且容易跟淋巴结混淆,切除增生腺体易损伤喉返神经,术后易出现手足搐搦症状。因此,像甲状旁腺增生腺体切除这类手术风险较大,也是对医院综合实力的一次考验。此例病人的成功手术治疗,为我院以后开展此类疾病的手术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普外科 杨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