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温馨护理氛围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走出象牙塔踏入护理工作已经一年了。记得第一天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的内心涌动着一股无言的激动和欣喜,为我也有幸站在白衣天使的队伍中,成了与生命同行的人。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很鲜明的指出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一名真正的好护士不仅是技术上的顶尖人才,而且是最有爱心、最有耐心的。这爱心和耐心是上帝赐给天使的翅膀,是天使带给病人的礼物。
记得去年科里收治一位八旬的抗战老人,由于得了小脑萎缩,他的行为像个孩子一样,打针吃药更是困难,家属很快失去耐心开始训斥老人,我知道后便马上上前阻止,一边耐心地哄着老人一边和家属沟通。象这样的事对于一名护士是再普通不过了。尽管在工作中有牢骚,有怨言,但是面对那些在痛苦中煎熬的呻吟声,无望哀伤的眼神,我们知道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一次,我为年近60岁的女病人洗头,看到她头上斑驳的鹤发,我突然一阵心酸,猛然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女儿正在为自己的母亲做这件事,动作也不由的轻柔了许多。在洗头之前,对于我的嘘寒问暖,她一直不怎么理睬,在我给她洗完头之后,居然对我露出了笑脸。看到我在病房里忙碌穿梭,有的家属会心疼地说:你今天累坏了吧?对我来说,这比任何一句夸赞都更为珍贵。这种感动就像穿透寒冬的花香,就象穿透黑夜的阳光,伴着那整洁的工作服反射出庄严的光芒,这光芒再次激起了我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我们做的是平凡的事,却能从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荣获诺贝尔奖的特雷莎修女写的人生戒律里有这样一条:你如果行善事,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不管怎样,还是要做。我知道我们今天所做的,必然会被遗忘,但是我还是会做。既然穿上了这身洁白,我就会勇敢地走下去。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能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在平凡中我们奉献,在奉献中我们更有义务将护理工作提升一个更高的起点。中国有丝绸之路、长征之路,而我们脚下是爱心和奉献铺就的天使之路。
心内科 关 红
理解万岁
医患关系紧张在当今的医疗时代是个老生重谈的话题了,我的理解其归根原因就在于,患者在疾病的困扰下,急切渴望药到或手到病除。因此他们对医院、对医生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把生命的赌注押在医生身上,一旦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就在他们心里产生失望和落差,甚至不知所措。就对医院或医生失去信心,产生信任危机。
有一次,120送来两名患者,两位酒气冲天,浑身全是血,随后又来了一伙人,原来他们同在一家饭店吃饭,不知因为什么发生争执。当时场面非常混乱,患者摇摇晃晃,拒不配合治疗,并对当班的医生和护士指指点点,出口不逊。即便这样当班医生还是苦口婆心,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做了很多工作,说服患者,劝退随行人员为伤者做了清洗、消毒、缝合等一系列救助措施,但当时他们还是横眉冷对,医生自嘲地说:哎!都是酒精惹的祸。
收费问题也是医患之间发生矛盾的焦点,在病情暂时不见好转或者医治过程时间长,患者就会产生很多想法:是不是和某个医生关系没处理好,故意不给我好好治?是不是医院为了创收,故意让我长时间住院?结果本该花的医药费用也视作医院收高价药费或乱收费。
所以说,我把医患关系比作婆媳关系不知恰当与否。就是“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各执一词。但又不能因为婆媳关系不好处理,或者很难相处就让儿子不娶媳妇,打一辈子光棍,怎么办?就是得互相体谅、相互信任。都往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同理,医院不能因为医患关系很难处理的好,就不收患者。
总之,处理好医患关系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对医院而言,患者是弱者,从同情弱者、理解患者的角度出发。“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用我们积极健康的工作热情来唤起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因为早日康复出院是患者最大的期待,也是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心愿。
张大海
医患沟通的反思
近年来,无论是媒体、医院还是政府,都在探讨如何改善医患关系。当然,医患沟通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方法之一。 什么是沟通?有医生说,我们一直都在与患者沟通,他们问我们什么,我们都回答了,手术前,我们和患者家属谈话了,住院中,我们经常去交代病情......这还不算沟通吗?但反问一下,我们医生所认为的沟通,对方是否能够理解,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呢?医院是个人群密集的地方,医生的工作对象就是人,因此,沟通是医务人员的必要技能之一。
首先应该明确患者到医院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患者的意图是寻医问药,是找医生解决他的病痛,寻和问是他的主要目的,医生的职责随着患者的需求的增加,也在不断的增加,救死扶伤成为赋予医生的最终使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患者和医生地位的理解也开始出现了变化。
医生每天要面对众多患者,也许在刚刚穿上白大衣成为一名医生时,会尊重所有的患者,并对他们展示微笑,但天长日久,我们的笑肌可能就麻痹了,不再对人们微笑,甚至不再表现出应有的尊重。一些发达国家在医生的培养过程中,专门设有沟通技巧培训课程。比如当患者站着时,医生是不可以坐下的,和小患者讲话时,医生要蹲下以示尊重,当注视患者时,眼光不能高于患者的眼光等。事实上,沟通并非简单的对话。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及用何种渠道进行沟通也很重要,有统计表明,单纯语言交流能达到沟通目的的只有7%,结合语气、语调可以把沟通有效率提高到38%,而用语言和眼神进行沟通却可以实现55%的沟通。这说明,在我们与患者沟通时,要避免用单纯、生冷的语言,而需要结合肢体语言、表情语言来增强沟通的效果。
医患沟通是需要艺术的,那么医生应该怎样考虑患者的需求?首先,在临床工作中要全面为患者考虑,从疾病出发,不多开一个化验单、一种药品,也尽可能不落下任何一个应该进行的检查。其次,我们也需要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当前疾病的了解、对医疗费用的承担能力等。双方相互了解后,选择医生认为可行的、对患者有利的、风险相对小的,而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费用上都能接受的治疗方案。这就是沟通的真正目的。有了良好的沟通,医患关系才会和谐,才会互相尊重。
眼 科 刘 喆
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医患关系
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我们每个医护人员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也都有成为患者的时候,要医护人员来思考“假如我是患者”这样的问题,是对现在所存在的紧张的医患关系进行最好的思考和诠释,是站在自己职场位置思考我们每天要面对的患者的一个良好认识。
假如我是患者,我对医学知识的获得和认知,将大多数来自我的医生和护士。面对一个陌生的领域,我希望我的医生能耐心的告诉我这个病究竟是怎样,需要采取怎样的治疗手段,以及这种治疗手段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又是什么。作为患者最重要的就是知情权,有时候出于心理承受能力的考虑,患者的家属也应该具有最基本的知情权。假如我是患者,我希望我的医生,哪怕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个患者,也希望他们本着为病人身体负责的态度,对每个病患都能有耐心诊治,给出最准确的治疗方案。对我们医生来讲,每天要面对的是一大堆病人,但哪一个患者不是怀着诚挚的、惶恐的心,把我们医生当作救命稻草,对自已的生命怀着最真的诚心。
电视剧《心术》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编剧瞄准的是敏感的医疗题材,她更深一层走入医生的世界,剧中医生很辛苦,病人也不轻松,医患关系的紧张不能仅仅靠他们二者之间完成调和,这还需要国家的更多投入,说到底,还是有朝一日的全民医保才能真正缓解这种矛盾,医生和病人都不用去为生病发愁,那时候大家都会更加专注于病情,而不是医疗费用的问题。
一个预备成为医生的人,首先要有一颗仁心,然后才去训练他的仁术。仁心不正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作为医生,仁心固然重要,但仁心大于仁术,怕也不会是好医生。
感染病房 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