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奔赴大连
风雪寒,赴大连,战疫如火召必先,夜深灯未眠。
君可安,几日还?冬日云开暖世间,喜闻君凯旋。
抗疫烽火急,英雄百战回。11月25日,随着大连疫情的有效控制,我院检验科驰援大连的四名医疗队员刘广旭、邓玉林、范秀光和赵月,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平安凯旋。近20天时间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辛夜以继日奋战在大连抗疫第一线,为大连抗击疫情取得胜利贡献了铁岭力量。
踏雪出征
11月7日,辽宁多地普降特大暴雪,伴随暴雪而来的还有大连市愈加严峻的疫情。上午10时,铁岭市卫健委紧急组建支援大连核酸检测应急医疗队。接到通知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刘广旭、邓玉林、范秀光三名检验科骨干主动请缨,临危受命,代表我院光荣出征。同时,医院紧急从新区核酸检测基地调配7台核酸提取仪和10台PCR扩增仪支援大连。
当日下午3时,来自全市各医疗单位20人组成的核酸检测应急医疗队冒着风雪在铁岭西站集结,有两次支援大连经验的刘广旭被任命为应急队副队长。由于天气恶劣,大雪封路,医疗队原定的出发时间一再延迟。临行前,副院长薄巍、检验科主任高永庆为队员们送行并再三叮嘱大家:做好自身防护,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听从指挥,精诚团结,体现铁岭人的担当和作为,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安全归来。晚上8时,医疗队在冰雨中抵达大连。
后排右二刘广旭、右三邓玉林、前排左二范秀光
11月9日中午,医院再次接到市卫健委紧急通知,我院再派检验科赵月驰援大连。当日下午4时,赵月携带一万人份核酸提取试剂跟随医疗队出发,午夜11时抵达大连。
前排中间赵月
四个人平均年龄32岁,都是我院检验一线核酸检测队伍中的业务骨干,多次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具有丰富的核酸检测经验。他们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家中孩子最大的6岁,最小的仅3岁6个月。
天使在人间
再上征程,疫情不停我不停
刘广旭,31岁,主管检验师,核酸检测应急队副队长。
2013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从事检验工作8年。疫情就是命令,去年大连爆发疫情,身为大连学子的他义无反顾向医院请战,分别于7月和12月两次驰援大连,最终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如今作为“老将”,他第三次出征大连。
看到群里通知的一刹那,刘广旭心头一震,他一直牵挂着大连的疫情,“刘广旭报名参加,无条件支持全省抗击疫情工作”他迅速在群里报名回应,疫情紧张他没有时间多想,随即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同为医务工作者的她,一如既往地支持刘广旭,不停叮嘱他出门在外注意身体。带着家人的叮嘱和院领导的重托,刘广旭马上收拾行装,并紧急前往新城院区打包对大连的支援物资,随即和队员们马不停蹄地登上了开往大连的高铁。
刘广旭支援的是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培训、调试机器、做性能验证......紧张繁忙的工作让他一刻不得闲。为提高与病毒赛跑的时间,刘广旭将铁岭和大连两地的检测人员混编成数个小组,每天四批次进入PCR实验室,24小时不间断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他还和范秀光主动申请第一班次进入实验室。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和队员们经常在完成手头工作后,还继续留下加班,有时甚至连续参与两个班次的工作,以保证接收的全部样本均在时限内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刘广旭协助医疗队长编写了《医疗队工作制度》及《医疗队操作规程》,以便队员们能快速上手,安全、规范工作。为了保证体能,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除了工作业余时间他就在酒店门前跑步健身,只希望能有更好的状态去工作。他说,“父母年纪大了,没敢告诉他们,怕他们担心。但是只要疫情需要我,我就肯定在抗疫第一线!”
无悔的青春,疫情如镜照鉴真诚
邓玉林,35岁,主管检验师,共产党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一名曾担任过驻村第一书记的共产党员,一名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检验医务工作者,看到支援通知时,邓玉林第一个主动申请出战,没有丝毫犹豫。
到达大连后,他先被分到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随后转战到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每天三班倒,每班工作8小时,虽然工作流程跟平时没有什么区别,但标本量增大,一个班次大约需要检测1500管,更重要的是筛查的标本中随时可能检测出阳性样本,危险系数显著增加。此外,连续穿着防护服工作4-5个小时也是不小的考验。工作期间防护服不能脱下,衣服常常被汗水浸透。由于长时间坐着工作,腰和肩膀酸疼,实在疲惫的不行时就在地上躺几分钟,身体才能稍稍缓解。
虽然工作艰辛,但这里奋战的每一天都让邓玉林终身难忘:“战友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家团结一心,配合默契,协同作战,只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战胜疫情。疫情如同一面镜子,通过它,让我们看见了这世间人性的温暖,让我看到了更加团结的祖国!”
身边有牵挂,敦促我前行
范秀光,31岁,主管检验师。
范秀光是流着眼泪离开家门的,尽管丈夫和婆婆对她说,放心去吧,有我们呢,但是临走时,年仅4岁的儿子哭着抱着她不肯撒手。没办法,最后范秀光只能哄着孩子睡着才悄悄离开。面对不舍的孩子和家人,她把这份牵挂深深地藏在心底。
一到大连,范秀光就跟着支援队伍火速投入到工作中。她被派往支援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这里的工作时间为6小时工作制,每天需要检测四千多份样本,主要任务负责标本的排号、加样、提取、消毒。初到第一天由于人手不够,范秀光所在小组临危受命,连续工作了12小时。在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汗水已经浸透了衣服和头发,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她的双手一直在不听使唤地发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防护服脱下来。当天夜里,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酒店,她感觉自己已经虚脱了。
尽管大连的工作量几乎是家里的好几倍,但范秀光依旧觉得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每多准确检测一个样本,就能保护更多人的安全!再苦,自己也会坚持下去;再累,风险再高,自己也要一丝不苟,毫不畏惧!
80后、90后,誓言铮铮战疫情
赵月,33岁,检验师,共产党员。
在本次支援大连的队伍中,很多80后90后已渐渐成为抗击疫情的主力军,稍显稚嫩的肩膀已经能够担当重任,赵月就是其中一员。她说,“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要用我的专业武器,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在去往大连的路上,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赵月心中怀揣着激动和不安;想到家里的宝宝马上要过5岁生日,刚刚离别的不舍也在心底悄悄溢出。她暗下决心: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不辱使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第三批出发的支援队伍,一到大连,赵月就跟随队伍投入到工作中。最初她被安排支援大连妇儿方舱,紧张又忙碌的调试工作一干就是一天,等到终于告一段落时,才发现早已错过了吃饭时间。第二天,又接到调动任务前往支援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这里是收治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赵月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全程闭环管理,医院与隔离酒店两点一线,站在抗疫第一线的她,始终用热情与汗水填满日常。她还在防护服上写下了儿子的名字:“晨熙尽情欢乐 赵月努力工作”简单深情的文字饱含着对儿子的思念和坚守岗位的决心。家人每日通话的叮咛和嘱咐,领导和同事时常发来关怀的话语,都使她感到温暖:“我为能够代表医院逆行感到光荣,不管怎样,我一定会坚守一名医者的使命,工作在状态,责任在状态,精神在状态,保证能够顺利完成此次任务!”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在疫情来临时毫不畏惧,挺身而出。他们心中有任务,肩上有责任,身上有重托,胸中有激情。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铮铮誓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为疫兴师,不顾风雪。与子兼程。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为疫兴师,无问艰险。与子同舟。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为疫兴师,壮我心志。与子偕行。
辛苦了,
我们的白衣战士,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