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太重了,呼吸困难,血氧50%,正在抢救,面罩给氧,血氧再提高一点我们就去导管室”,这是与介入科张柏鸿主任的通话,一个仅43岁、典型的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的女患者,胸痛、咳血、呼吸困难,生命垂危,手术预约已经有一小时了,一边关注着病人的状况,一边协调暂停了其它科室的手术,我们都在凝神期待着一个生命的回归。
终于,门铃响起,入眼的是灰白的面容,因极度呼吸困难而不断抽动的身躯,氧气袋面罩给氧中,立即将患者移至导管床上,迅速高流量中心供氧,心电监护,消毒穿刺,传递各种手术及抢救物品、药品,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腔静脉植入滤器,防止脱落的血栓继续上行至肺动脉,再迅速将导丝、导管送至右心房,至右心室,再至肺动脉造影,可见血栓影像,将导管固定,给予溶栓药物直接溶栓,撤出导管,仅30分钟顺利完成手术,生命体征较平稳,血氧在高流量面罩给氧后能勉强维持到90%左右,安全送回病房后进一步生命支持。
在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下,病人逐渐由面罩给氧转为普通鼻导管给氧,氧流量逐渐降低,呼吸困难逐渐减轻,其它症状逐渐好转,床上活动,坐起,床边活动,直至离床行走,痊愈出院。在这期间最为高兴的莫过于医护人员和她的家人了。
医疗科技的进步,普通民众认知的提高,大多数人对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很熟悉,但对肺栓塞却知之甚少,其实它和心肌梗死、脑卒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元凶,就是——血栓, 它就像红色河道上的暗礁一样,在不声不响中不知导演了多少人间悲剧。
防患于未然,正确认识肺栓塞的危害,控制诱发因素:近期手术史、创伤或活动受限、长时间旅行、高龄、肥胖、动脉疾病(包括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吸烟、糖尿病、体循环高血压、恶性肿瘤和口服避孕药等。上述危险因素可以单独存在 , 也可同时存在 , 协同作用。有诱发因素存在的人群,应及早干预,减少发病机率。
生命的危机和转机就在一线之间,医者仁心,全力以赴与死神争夺生命的同时,更希望悲剧永不重演。
导管室 高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