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肠内液体潴留、电解质的丢失,以及感染和毒血症乃至肠坏死穿孔。一旦确诊为肠梗阻,实施胃肠减压是针对肠梗阻所必要的急救处置措施。普通的胃肠减压管由于长度较短,所以只能停留在胃腔内吸引胃内积存液体和胃液,而对于小肠内潴留的液、气体,尤其是低位小肠内的潴留物不能直接进行吸引。所以最近几年肠梗阻导管广泛应用于临床。肠梗阻导管有经鼻插入型和经肛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的操作原理是将导管在X线透视下逐步放置于小肠内的梗阻部位,对梗阻上方的肠内容物直接进行减压吸引。经鼻插管型肠梗阻导管管身长度为3米,纯硅胶导管,前端为含不锈钢球的念珠状前导子,不透X线,便于观察、操作,使幽门通过率达到100%。导管为单气囊或双气囊,前气囊通过Treitz韧带后,打开前气囊,导管可以随着小肠蠕动不断地前行,并且不断地吸引肠内容物,直至梗阻的上部,管身的后气囊可对小肠进行选择性造影,同时补气孔可提高吸引效率。
肠梗阻导管作用特点
1.直接在肠梗阻的上部进行减压,利于吸引潴留的食物和气体,从而有助于解决梗阻。2.可通过肠导管注入中药、生植物油等,直接作用于梗阻的上部,利于解决梗阻。3.与传统疗法相比,有治疗周期短,见效快,创伤小等特点。4.即使是完全梗阻,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后,可减轻梗阻以上的小肠的扩张和水肿,在外科手术前留置肠梗阻导管可减少术中的污染,并利于行粘连松解和手术吻合,也利于行腹腔镜等手术。5.对于粘连严重和反复粘连的肠梗阻,不仅可利用肠导管在术前进行减压,还可在术中进行肠排列,避免术后梗阻复发。6.通过腹部平片,肠梗阻导管可以有助于判断梗阻的具体部位,为手术解决梗阻提供方便条件。7.通过向肠梗阻导管注射造影剂,有助于判断是否为完全梗阻,有利于早期判断是否应行手术治疗,从而减少肠坏死等并发症。
肠梗阻导管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一)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适应症
1.急性小肠梗阻,尤其是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可以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直接减压诊断、治疗。2.需外科手术治疗的粘连严重的肠梗阻。3.术中经肠梗阻导管行肠排列,防止术后复发。4.恶性肠梗阻(恶性肠肿瘤引起)
(二)禁忌症1.食道狭窄。2.幽门狭窄。
(三)并发症
1.插入过程中并发症。使用肠梗阻导管,在插入过程中,导丝前端有可能造成食道、十二指肠穿孔和损伤。以及其他由于出血、穿孔造成的腹腔内感染、压迫肠管发生溃疡。
2.减压时并发症。减压时由于吸引负压过大,肠管有可能被吸入肠梗阻导管的侧孔,造成肠管坏死。
肠梗阻导管使用的注意事项
1.导管是以经鼻插入为前提设计,因此要操作时需注意不能插入或留置于鼻以外的其他部位。2.肠梗阻导管内腔可能会由于肠管内容物或造影剂形成堵塞。留置过程要注意确认内腔的状态。如发生堵塞,应采用微温水冲洗。3.减压过程中如果人为堵塞补气口,会无法进行减压和吸引。4.插入肠梗阻导管后,一周一次定量更换前气囊内灭菌蒸馏水。更换时,将前气囊内的灭菌蒸馏水全部抽出,按指定量再次注入以充盈前气囊。留置过程中时刻注意管理前气囊状态。5.操作中应观察是否顺畅,勉强插入可能会造成组织损伤。如插入困难时要停止操作。6.不能用钳子等物品用力夹持。可能会切断导管或引起内腔堵塞。7.操作中需采用间断负压吸引方法,以防肠穿孔和坏死。8.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病情变化,警惕肠绞窄的可能,必要时需及时转为手术治疗。
在我院介入科开展肠梗阻导管的临床应用中,患者胃肠引流量明显多于普通鼻胃管,腹胀、腹痛明显减轻,胃肠道水肿消退明显,肠道功能恢复更快,及时缓解肠梗阻的症状,同时还可经导管注入造影剂诊断梗阻原因,该技术的应用再一次提升了我院肠道梗阻疾病的诊疗水平。
介入病房 田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