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我科收到了一封来自一位患有乙肝病人家属送来的感谢信,这封信虽然不超过1000字,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词语,却饱含着一位农村老人对感染科全体医护人员深深的感激之情。
据了解,刘一(化名)已经患乙肝三十多年了,由于心理负担太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不敢随意外出,甚至没有勇气到医院诊治。直到2008年自己感觉到病情加重了,才不得不到某医院做常规检查,检验结果出来后,刘一进一步治疗的愿望却遭到了该院某医生的拒绝。之后的一段时间,也托人去过一些小诊所打点滴,但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歧视,使她失去了进一步治疗的信心,甚至自己都开始嫌弃自己,心情压抑,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2009年,刘一的病情再一次加重,儿子看着病情加重又打怵到医院治疗的妈妈,即着急又心疼。哀求妈妈说:“妈,还是去医院治疗吧,这次我陪您去市中心医院,那儿有专门治疗您这种病的病房,收治的都是和您一样的患者,您放心,不会有人歧视您的,都会理解您的。咱家不能没有您啊,有妈在才有家啊!”听了儿子的话,老人百感交集,感受到了温暖、也看到了希望,眼泪不觉间已流到了腮边……
次日清晨,在儿子的陪同下刘一来到了我院肝病门诊就医,方主任耐心地询问病史、看过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后建议住院治疗。起初,刘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医院,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如此顺利便住上了院。更让她感动的是,感染病房以方主任为首的医护人员不但没有歧视她的病,对她还像亲人般的关心,年轻的医护人员,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对她呵护备至,照顾的细致入微。而这样的体贴照顾,不觉间便持续了近十年!
2009年至今,刘一每年都要来感染病房住院治疗一段时间,感染病房就像她的第二个家一样让她感到温暖。在她住院期间,周医生、马医生、刘医生先后当过她的主治医生,从来没有一个人对其表现出丝毫的歧视与嫌弃。近两年,齐医生做了她的主治医生,对她依然是体贴入微,特别的尊重,每天至少到她病房去两次询问病情,有时候还陪她聊聊家常。齐医生不在的时候,不管找到感染科的哪位医生,没有一个推诿的,都非常热情,一个问题不管问几遍,都耐心的讲解,不厌其烦。刘一在信中特意写到,最让她感动的是感染科的护士们,年轻漂亮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不但针扎的好,对她这样的病人显得尤为尊敬,百找不厌。有时看到护士为她扎点滴时不带手套,她就善意地提醒,让她们带上手套再扎针,每次为其处置的护士都会微笑着说:“大姨,放心吧,我们都打疫苗了,不戴手套更容易一针见血,可以减少您的疼痛!”就是这样普通的一句话,不知温暖了多少病人的心,使得她们在就医的征程里,看到希望,释怀感恩!
医者的天职是救死扶伤,救治身体疾病的同时也在拯救着一颗颗绝望的心灵,进而拯救了一个个即将破碎的家庭。医者这个职业的伟大性,就书写在平凡的执业过程中!
纪检监察部 田 颖